為什么有些孩子一運動就氣喘吁吁?
發布時間:2019-04-25 來源: 點擊:1968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孩子稍微運動一下就會氣喘吁吁的,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喘著粗氣,臉色也變得蒼白。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孩子的心肺耐力較弱,導致身體機能跟不上運動強度的要求。
什么是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指一個人持續身體活動的能力,是健康體適能的核心要素之一。心肺耐力綜合反映了人體攝取、轉運和利用氧的能力。它牽涉到心臟泵血功能、肺部攝氧及交換氣體能力、血液循環系統攜帶氧氣至全身各部位的效率,以及肌肉等組織利用這些氧氣的功能。
心肺耐力對孩子的重要性
心肺耐力較強的孩子能很好的適應長時間的學習,而且效率更高;持續運動的能力更強;抵御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能力也更強。
心肺耐力較弱的孩子在日常的學習中容易疲勞,精神萎靡不振;參加運動容易氣喘心慌,運動后的恢復也較慢;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也較高。
心肺耐力的重要評估指標
***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VO2max)是指在人體進行***大強度的運動,當機體出現無力繼續支撐接下來的運動時,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
***大攝氧量有兩種表示方法,即***大攝氧量絕對值(L/min)和***大攝氧量相對值(mL/min/kg)。青少年的體質發育狀況和外界環境的影響通常由***大攝氧量絕對值來評價,而不同個體在進行有氧運動能力時所表現出的差異則由***大攝氧量相對值評價。
如何改善孩子心肺耐力?
通過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孩子的心肺耐力,而訓練效果由心肺功能系統所承受的負荷,即訓練頻率、強度和時間決定的。
訓練頻率:
通常情況,心肺耐力的提高會隨著訓練頻率的增加而增加,但超過每周4次的時候,訓練效果會呈現平穩狀態。
建議開始的時候,每周3~4次為宜。經過3個月左右的適應期后,以隔天的頻率堅持有氧訓練能明顯改善心肺耐力。
如果每周訓練少于3次,則效果會減弱。
訓練強度:
訓練強度與孩子的年齡、性別及體適能水平有關,一般控制在自己***大心率的50%——80%之間。(7——17歲孩子的***大心率建議用208-0.7×年齡的公式計算)
一般在訓練期間,可通過多次測試心率控制訓練強度。
訓練時間:
***佳的訓練持續時間是由訓練強度來決定的,一般控制在20~50分鐘,單次訓練持續的時間***好在20分鐘以上。
年齡越小或者強度越大則訓練持續時間可減少,反之則增加。
訓練類型:
凡是有節奏、全身性、長時間且中低強度的運動都是比較理想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有氧健身操、跳繩、爬樓梯、游泳、騎腳踏車及***體適能訓練等。
建議家長經常陪同孩子進行快走、慢跑及爬樓梯等有氧訓練,其他的有氧運動***好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有文獻報導,停止體育鍛煉10年后的女孩攝氧量平均下降了29%,但心臟容積卻毫無變化,這說明青少年時期的有氧訓練對成年后的心肺功能依舊有深遠的影響,對體質的促進與增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重視孩子的運動狀態并加以改善!
- 上一篇:運動后出汗,多吃這5類食物!
- 下一篇:運動對孩子學習成績影響力!